核糖蛋白的作用机理
发布时间:
2018-07-26 19:46
来源:
(1)免疫作用
核糖蛋白中的细胞因子的分子量大多3-10KD,在小肠内可直接被吸收。目前国内外大多数专家学者认为,细胞因子的免疫作用渠道有两条途径:一是体液免疫,二是细胞免疫。
细胞免疫:首先是细胞因子刺激骨髓产生大量T淋巴母源细胞,随血流进入脾脏成熟,然后合同成熟的巨噬细胞,杀伤细粒细胞、肥大细胞共同参入免疫调节,当机体遇到病源微生物侵蚀,将其吞噬、溶解和杀灭。通过淋巴系统实现免疫功能。
体液免疫:细胞因子已知是细胞免疫增强剂也是一种细胞免疫调节剂,参入体液免疫。体液免疫是在T细胞参入下,辅助B细胞完成的。细胞因子有两方面的功能,一是特异性功能,二是非特异性功能。淋巴细胞获得细胞因子而致敏活化——产生致敏因子,致敏因子诱导体T细胞转变为特异性致敏细胞,得到特异免疫功能。非特异性免疫:在T细胞参入下,细胞因子促使B淋巴细胞活性增强,使抗体滴度升高,并诱导白细胞介素及干扰素水平增高,刺激巨噬细胞产生淋巴细胞激活因子,增强白细胞吞噬能力,促进多形核中性粒细胞游走。同时调节淋巴细胞MRNA合成。促进胸腺细胞分化、增殖,进而外周血液淋巴细胞转化率明显提高,恢复和增加E玫瑰花环数。
(2)促生长功能:
海军总医院、广西医科大学、第四军医大学、山东农大等单位已对细胞因子的促生长功能做了大量的科学验证,肯定了其促生长的作用。
总结其作用机制:细胞因子被吸收后,作用于下丘脑,下丘脑整合来自中枢及外周的信息,在垂体水平对GH的分泌、合成。GH刺激肝肾和骨骼肌合成IGF-1,一方面IGF-1介导GH直接对靶细胞的促生长作用,另一方面IGF-1与IGF BD结合构成一个轴,输布全身,调节机体的合成与分解代谢。最终在T3、T4参入下共同作用,加速细胞DNA、RNA和蛋白质合成,促进细胞分裂,使肌体正氮平 衡。